(社区精神卫生项目组实习生 杨小燕)一晃我已经在冬青实习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当中我也有许多的收获与感想。一开始,我对精神障碍患者这样一个群体不了解,怀着一种好奇的心态进入了精神卫生项目组,到现在,我已经和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有过一些接触,使得我对精神障碍患者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许多人包括实习前的我对精神疾病都存在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以为精神障碍患者是一直处于“疯癫”、意识不清的状态,但其实一些恢复较好的精神障碍患者并不是那样,他们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疾病,并主动进行治疗。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对精神障碍患者有过5次电访,包括“社区资源手册”意见征集会、中秋节礼品慰问、关怀热线、旅游出行活动和趣味运动会等。最开始安排我电访时,我挺担心和胆怯的,一方面是自己在电话交流技巧等方面比较生疏,语言组织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对精神障碍患者了解很少,担心自己在电访中说错话,对精神障碍患者产生不好的影响。我到社工站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电访,此次电访是通知新桥街道的患者及家属参加《社区资源支持手册》意见征集会,从社工手中得到了7月电访记录,一共有八十几位患者,但是当我一个接一个打完后,效果却并不是那么理想,共计电访82人次,其中有效访问仅11人次(此处有效访问指电访中明确表示愿意参加意见征集会的患者或家属),有34人次不愿或无法参加;第二次电访是临近中秋节和国庆节,社工站位患者和家属准备了中秋节的慰问品,借此给患者及家属打电话告之领取月饼、牛奶的同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近况,即关怀热线,这次电访中,有效访问率提高了,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愿意并表示要到社工站领取中秋节慰问品,但是也有让人很挫败的地方,其中有一位患者家属在通话中明确表示了患者及家属只需要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认为社工站的电话对家属是一种打扰,家属都在工作十分繁忙,希望社工不要再打电话了。对于经验缺乏、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特别无奈,不知如何应对,我也意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除了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外,还得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论是在实习中还是在平时生活中,都应该多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
虽然屡屡受挫,但是挫败之后的甘甜却会让我们滋润许久,给予我们更多的动力和信心。当你不断受挫后,生命总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来宽慰你的心。终于,在“格桑花-幸福吉祥一日游”活动结束后,我又做了一次活动反馈的电访,这次电访人数较少,但是每一份电访都给了我多一份力量,每一位参加了的患者或家属对旅游活动都十分满意,认为活动有意义,有一名患者家属表示希望多举办此类活动,还有一名患者家属表示特别感谢社工团队也特别理解我们工作的不易,并让我帮她转达对社工团队的感谢。一些患者表达了自己在活动中玩的很愉快,也和我分享了他们在活动中最喜欢的环节。在电访结束后,我觉得我整个心情都好了,虽然我知道此次活动反馈能有如此的效果是因为所有社工的辛苦付出和能力所得,但是我相信无论患者及家属感谢的是谁,任何人听到患者及家属开心、满意的向你分享自己的快乐时,都会无比的精神、充满动力,我想这就是成就感吧,付出了一点就会有一点的收获。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我感受到了社工的魅力,它会给你挫折让你成长,也会给你成就让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