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项目组 李鸿波)犹记得第一次见小樱(化名),微胖,齐耳的干练短发,皮肤白皙,渴望倾诉,却又心存戒备,言辞激烈。社工以真诚友善的态度,慢慢叩动小樱的心门。
小樱出生于1982年,由于生父母家庭经济困难,从小被养父母抱养。然而,在弟弟出生以后,养父母却完全将重心转向了弟弟,对小樱不闻不问,小樱的日常生活完全由年迈的奶奶照顾。童年生活中父母关爱的缺失,令小樱对养母抱恨多年:“我觉得我的养父母没有尽到作为父母应尽的责任,我没有感觉到父母的关爱,我恨他们。”家庭身世的不幸,成长经历的波折,让小樱感觉自己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人。
随着专业关系的不断深入,小樱开始向社工倾诉自己在家庭生活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小樱的丈夫经营着一家公司,婆婆离异,因此,婚后小樱便与丈夫、婆婆共同居住。结婚1年后,小樱迎来了生命当中的第一个孩子,从此照顾儿子便成为了小樱的生活重心。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活自由受到限制,令小樱倍感压抑。当小樱与婆婆发生矛盾时,丈夫总是一味指责:“都是你的问题,妈就算错了也是对的!”当小樱因为一时疏忽,孩子被摔倒或生病时,丈夫更是大声斥喝:“你的任务就是照顾好孩子,你连这都做不好还能够干什么?”
每当这时候,小樱总会给社工打电话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我感觉自己在家里根本没有地位,就像他的员工一样,不像妻子。”社工总是静静地倾听,有时候一个小时,有时候两个小时,不时赞美小樱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不断追求自我成长的韧劲。解矫的时候,社工推荐小樱去看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
几个月以后,小樱又找到了社工,谈吐开始有了几分优雅。她告诉社工,她将社工推荐的书看了很多遍,也思考了很多,自己的付出得到了丈夫的认可,与丈夫之间会相互沟通,丈夫也开始对她有了赞美:“原来你就是我想要找的贤妻啊。”然而,小樱却很难去处理和平衡与婆婆之间的关系,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小樱婚姻关系的隐忧。社工仍然是倾听,帮助小樱进行情绪宣泄,陪同小樱一起去婚管中心做婚姻咨询。
如今的小樱,依然在家带小孩,心态却有了非常大的转变,开始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乐趣;家庭生活当中依然会有吵吵闹闹,但是小樱学会了与家人沟通,会与丈夫一起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参加健美瘦身,保持姣好的身材,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在遇到困难时,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不再感到孤立无援。那些曾经遭遇的苦难和不幸,都化作了她成长的养分,让她找到了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