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 | NEWS FOCUS
矫正社工危机介入搭起信任的桥梁信息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15-11-18

(社区矫正项目组  李鸿波)5月8日傍晚,社工接到了社区矫正对象阿君(化名)的求助电话。社工接到阿君打来的电话时,甚感意外。因为在第一次见面时,拒绝社工服务。

原来,阿君的叔叔突发精神分裂症,情绪失控,且伴随语言和身体暴力行为,全家人一筹莫展,遂找到了社工。阿君目前无业,家庭经济拮据,无法承担叔叔的治疗费用,社工随即为阿君链接了精神卫生项目资源。阿君通过该资源了解到叔叔首先需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才能享受政策支持,而叔叔病发时扔掉了所有的证件,全家人再次陷入无措,又找到了社工,约定于次日在某社区见面,向社区申请临时救助并咨询低保申请相关事宜。

然而,第二天社工见到的不是阿君,而是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迈的老人——阿君的母亲和奶奶,阿君的母亲不识字,奶奶80多岁高龄,身患直肠癌。两人都不会文书,也不擅长与相关部门沟通,逢人只会诉说家中遭遇的困境,非常焦虑。社工首先理清具体状况,再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反馈,申请了临时救助,咨询了低保办理相关流程与手续,再将具体情况向阿君的母亲和奶奶反馈,安抚其焦虑不安的情绪。随后,又前往派出所为阿君的叔叔补办身份证。在社工的陪同下,顺利申请到了临时救助,补办了身份证,也理清了低保申请程序。就这样,社工与阿君的母亲和奶奶建立了专业关系。

5月18日上午,社工通过入户探访帮助阿君的母亲整理租房合同相关材料,而阿君却借故外出,不在家中。阿君一家三代共同住在一个租住的单间配套当中:客厅摆放了一张床,由妈妈住;床右侧有一张凉沙发,上面铺了一层被褥,由奶奶住;而阿君则住在小阳台铺的床上。原来,阿君前几年投资建筑工地失利,全家人卖了房子偿还债务,目前仍欠债30多万,虽然父母均有退休金,但是家庭经济压力仍旧较大。

接下来的日子,社工陪同其母亲前往社区、街道、婚姻登记处、档案馆等多个部门办理证明等文字材料,几经波折终于办齐了所有材料并顺利提交到街道,而阿君一直不曾露面。但是在5月22日上午,社工收到了阿君的一条二字短信:“谢谢”。

社工反思:

个案面谈是社区矫正项目的主要介入方式,而在本案例中,社工通过危机介入,从家庭系统入手,为案主提供资源链接、心理关怀、社群支持等服务,并以此为契机搜集案主信息、获取一手资料、评估案主的生态系统,以无声的对话方式赢得案主的认同,建立了专业关系,为后期介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话:023-63515720 电子邮箱:DQSGJXY@163.COM 机构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53号书香苑小区1楼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 RESERVED技术支持:纳贝科技    备案号:渝ICP备18009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