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 仰望星空
文/黎键
当导演试图用语言探讨爱情时,我们看到了《爱在黎明破晓时》,主人公伊桑与朱莉在一列前往巴黎的火车上相遇,短暂相处之后决定在维也纳共度一天。在这一天当中,只是不断散步,伴随着无休止的一来一往的交谈,说着彼此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藉由谈话相互交心,彻底的“谈”了一场恋爱。
当作家试图用语言探讨爱情时,我们看到了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在这部小说中,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催雅在36岁的时候邂逅了肯.威尔伯,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然而在婚礼前夕,催雅发现自己患上乳腺癌,两人开始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在这五年中,夫妻两各有各的付出,也相互伤害、痛恨、怨怼……在这个过程中,借由修行在相互超越中消融,并逐渐升华到慈悲与智慧。所以男主在最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被接受,就是恩典。接受这一事实,才是勇气。”
不论是一见钟情的欣喜,还是经历岁月流转的相濡以沫,不同的人眼中的爱情呈现出纷繁的样貌。当与案主凤姐(化名)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她说他眼中的爱情曾经像牵牛花,依附于大树而成长;而现在自己就像大树一样,隐忍而又坚强。
“凤姐”辍学了
有人说女子应该像水一样温婉,凤姐说她从小就和一般的小女生不一样。她独立、开朗而且叛逆。她说,在她的印象中,爸爸妈妈从来都很少管自己和弟弟。父母忙于农事,整天奔波于生计。后来,父母开始到县城打工,自己和弟弟也成为留守儿童。作为姐姐的她,在父母不在的日子里,学会洗衣服、做饭、照顾年幼的弟弟。她说,那个时候的她就像一个大侠,感觉自己很“牛掰”,天不怕地不怕。她形容自己是仗义的、嫉恶如仇的,如果在学校有人欺负自己的话自己的朋友就会出手帮助。久而久之,她成为了他们年级的一姐。家里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在学校她有了许多的朋友。谈到这一段经历的时候,她非常激动的告诉社工:“班上的男孩子都打不过我。”作为年级一姐的她也有很多遗憾,她说自己的成绩一直不好,也没有多少心思学习,很多时候上课都在睡觉或者跑出去玩。所以她经常光顾老师的办公室写检讨。“曾经我也很想好好学习”她这样告诉社工,“我现在都比较怨我的二姨,如果不是她也许我就不会辍学了。”凤姐说有一次她认真写好检讨给二姨签字,可是她的二姨告诉她:“你能写出什么检讨,语句不通,字也写的丑。”叛逆如她,在那一刻,凤姐决定不去上学了,她心想,反正自己从来也不被认可。
爱就像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本以为辍学以后就可以放飞自我,无拘无束,然而无所事事的她越来越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就这样,她决定去打工。打工生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美好,遇到的挫折总比快乐多一些,被拒绝总比被接纳的多一些。2010年,凤姐到了一家KTV工作,在那里认识了那家KTV的一个房管,两人互生好感,很快便确定了恋人关系,在那里的工作也变得开心起来,因为这是她初入社会以后,第一次感觉有人格外的照顾她,即使她的男朋友带她走上了不归路的开始。她的男朋友带她认识并接触了毒品,进入毒友圈,认识了很多毒友。“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懂,只知道被抓到了要遭……”她云淡风轻的描述着,好像那并不是自己的故事。“他是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所以最后分手了。”
当没有方向的时候,人们总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就像凤姐,分手以后的她仍然在夜场工作,认识的人和她一样,年轻而又迷茫,那几年,她认识的人几乎都在从事吸毒贩毒的交易。也是因为这样的契机,2012年她认识了曹文韬曹文治两个孩子的爸爸曹某(案主不愿意呈现丈夫的真实姓名)。凤姐说,虽然丈夫从事贩毒也吸毒,但是当时她身处的那样的环境让她见怪不怪,认为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曹某比凤姐大十来岁,曹某的成熟、稳重、责任心深深吸引了自己。“他什么都不要我干,也不让我出去,不让我操心,久而久之,我就想牵牛花一样依附在他的身上……”在描述和曹某的爱情的时候,她笑意盈盈,仿佛又回到了他们两人在一起的时候。然而,当凤姐觉得自己找到依靠之时,这种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太久。2012年曹某因贩卖毒品罪、重婚罪被判入狱近10年,凤姐说还有4年孩子们的爸爸就要回来了。失去依靠的凤姐在丈夫入狱以后,精神陷入几近崩溃的边缘。那一段时间,凤姐连续三次因为精神分裂症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2014年,为了养活两个孩子,凤姐联系朋友开始走上了贩卖毒品这一条不归路。同年,凤姐被捕入狱。
心之所系是家,像树一样的信念
人们总以为幸福遥不可及,总觉得幸福复杂难得。不过,一些小事情就能让人感到幸福。2017年8月,由重庆市妇联、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监狱局主办、重庆市女子监狱、重庆市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回家之路启动仪式”在女子监狱举行。回家之路项目组织了23名服刑母亲与他们的孩子在监狱重逢,共进午餐。凤姐也在其中,她已经与她的两个孩子有三年未见了。“我走的时候,他们才10个月。”凤姐告诉社工,监狱的生活每天惊人的相似,她几乎忘记了年月,忘记了高墙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当会场音乐响起的那一瞬间,我就哭了,特别伤心,往事一下子全都涌了上来……”、“那一次的聚会对我意义特别重大,我忽然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向往自由。”凤姐告诉社工,她在监狱服刑的时候,每天都盼望早点回家,但与此同时每天也非常恐惧以后的生活会归往何处。但是在那一次启动仪式上,当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当听到孩子们已经会叫妈妈的时候,她回家的信念像树一样生根发芽。
愿做仰望星空之人
爱尔兰诗人王尔德说:“我们都身处沟渠之中,但仍有仰望星空之人。”2017年,凤姐如愿以偿提前结束6年的牢狱生活。她说,走出监狱的那一天,阳光打在脸上分外温暖。推动她的,是一颗迫切回家的心。2017年12月,社工第一次在家访中遇到了出狱的凤姐。那时候的她沉默不语,听着社工和孩子们的聊天。后来通过凤姐的妈妈李阿姨了解到,凤姐回家后的状态并不好,不爱讲话、不爱出门,周围的邻居都说她精神有问题。第一次的见面并没有和凤姐有太深入的交流。2018年1月,社工与凤姐第二次见面。这一次,她要开朗很多,主动与社工搭话,讲起了回家以后的生活日常与种种无奈,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自己回来以后,家庭陷入更严重的困境。社工鼓励她慢慢学习社会的新环境、教他使用手机微信等等,并鼓励案主尝试去看一些求职信息。也就在那一个月,案主高兴的告诉社工,她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某皮具商店的导购员。虽然她认为自己不擅长销售,害怕与人沟通,但是仍然想去试一试。社工每个月定期询问她工作、生活的情况,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社工和凤姐仿佛像已经认识多年的朋友,相互分享和鼓励,她不在是第一次那样抗拒的、缄默不语的凤姐。此后的几个月,她先后换了多分工作、也遇到很多的挫折、困难、迷惑,她总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足而不能胜任;她总是胆怯与人交流而被拒绝;她也曾因为网络诈骗而产生退缩的心理和行为……面对她的问题和需求,社工制定了人际沟通技巧辅导计划,帮助她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压力等等。一步一步,她总是非常投入和认真,慢慢的她开始有了更新的挑战:酒水销售。2018年7月,他拿到了第一笔工资,为家里换上了新的沙发和空调。2018年8月的时候,当社工告知她要结项评估的时候,她说:“我能不能打一份草稿写下我想说的话?”当那张纸递给社工的时候,她说:“我仍记得你跟我讲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我愿意成为那样的人。”
挫折使人痛苦,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来修补自己的生命,那么,这份痛苦就白白的付出了。就像凤姐,经历童年的创伤、经历感情的背叛、经历犯罪时候的心惊胆战和长达4年的牢狱生活……生活中我们总会经历坎坷,不要气馁,在最为晦暗难行的日子里,总会有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